
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,贵州巡抚江东之、巡按应朝卿于此驾石筑堤,拦截水流,并在鳌矶石上建楼,取名甲秀,意为人才秀,甲天下

贵阳,贵州省省会,简称筑、金筑,有“林城”之美誉,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

贵州的小吃也是数之不尽 牛肉粉、肠旺面、丝娃娃、豆腐圆子、酸汤鱼

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,于2007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,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

小七孔 该景区在宽仅1公里、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,集洞、林、湖、瀑、石、水多种景观于一体,玲珑秀丽,令游客耳目常新,有“超级盆景”的美誉

具有多处景点可供游人观赏。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、小七孔古桥、涵碧潭、拉雅瀑布、68级跌水瀑布、野鸭池、龟背山、一龙戏九珠、飞云洞、野猪林、水上森林、天钟洞、鸳鸯湖、卧龙潭、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游等

卧龙潭原名翁龙潭。喀斯特暗河——卧龙河的出口处

暗河从崖底涌出,潭面上不见踪影,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,潭外流不息的渠水,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,潭边怪石奇树林立,古木森森,潭外水声轰鸣,雾雨蒙蒙,四周高山紧锁,水潭犹如地底深渊,即便是发洪水时,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

从桥下广场俯视观水洞,神秘莫测。如身处迷宫一般。

68级跌水瀑布——涵碧潭上游长1.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,沿高高低低的河床,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

小七孔前合影留念

冬末春初,看荔波春景如画,看茂兰春色无边。

茂兰峰峦叠嶂,溪流纵横,原生森林茂密,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、水、林、洞、瀑、石融为一体,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

茂兰徒步 团友们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 释放自我

茂兰的天然溶洞 尤其是境内的喀斯特森林保存完好,气势壮观,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所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,对于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、水文地质效益和森林群落有重要价值

茂兰徒步 大家愉快地合影 纪念这愉快的一刻

茂兰——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。区内峰峦叠嶂,溪流纵横,原生森林茂密,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、水、林、洞、瀑、石融为一体,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

岜沙苗寨 不一样的苗族,辫子、镰刀剃头、火枪、爱护环境,保护森林 ,是不是值得深入 学习一下!很喜欢的地方。岜沙人民崇拜树木,所以整个寨子被葱葱郁郁的大树围绕。

—岜沙人头上的发型是被称为“户棍”的发髻

岜沙苗寨 不一样的苗族,辫子、镰刀剃头、火枪、爱护环境,保护森林 ,是不是值得深入 学习一下!很喜欢的地方。岜沙人民崇拜树木,所以整个寨子被葱葱郁郁的大树围绕。

—岜沙寨子门口岜沙汉子包括一些小男孩都一样的打扮,节日都穿着民族盛装,都留着发髻,盘于头顶,且都扛着枪

—荡秋千

大家和岜沙刚表演完的汉子们合影

高华的长桌宴上 团友体验了一次细水长流 哈哈 喝过隐了.

高华的入夜时分 如此宁静 远离世俗的嘈杂 心 也就静了下来

清晨,侗寨的晨雾还未散,炊烟却以袅袅升起,寨子、鼓楼若隐若现 真可谓浮云托侗寨,似在仙境间

肇兴侗寨 ,小桥流水、水车,吊脚楼,静静地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。夜暮下的侗寨更是美丽

肇兴侗寨 远山层叠,近水蜿蜒,肇兴侗寨的全景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,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

肇兴夜景

山村、小寨与梯田朝相辉映,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无不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,给人一种“人间仙镜,世外桃园”的感觉

堂安,眼前那一片梯田与一栋栋小木屋以及不时给我打着招呼的侗乡老人,我真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另一片世界,一片与我们隔绝已久的神奇地方,所闻、所见、所感都是前所未有的。

倾城 穿梭在一片片梯田中 回归大自然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

突然想留下来 感受田园牧歌的生活

徒步中 大家相互帮助 像一家人一样

镇远 去过镇远的人说:镇远是一幅画,一幅朴素中见珍奇,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,只有到了那里,你才会感觉这种形容有过而无不及。

镇远 依旧是水面的倒影,映衬出整个古城的韵味。

镇远 如果风不再吹过如果云不再飘荡如果水不再流动若时光可以停留,把我留在这里吧。

镇远团友的合影

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,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、缅甸、暹罗、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,有“南方丝绸之路”要津之美称。

西江千户苗寨,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,重连叠嶂,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,白水河穿寨而过,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

西江千户苗寨都是木质的吊脚楼,纵横交错,层次分明

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“原始生态”文化完整的地方,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,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。

夕阳余晖下的西江

西江的夜景 尤为壮观 登上观景台 西江全貌一览

清晨的西江,薄雾与炊烟交织,寨子若隐若现。好一派田园风光

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,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,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。千百年来,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,日落而息,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,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

风雨桥下的倩影

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,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。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,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

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,以它为核心,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,共形成了雄、奇、险、秀,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

徐霞客描写黄果树瀑布:“透陇隙南顾,则路左一溪悬捣,万练飞空,溪上石如莲叶下覆,中剜三门,水由叶上漫顶而下,如鲛绡万幅,横罩门外,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,捣珠崩玉,飞沫反涌,如烟雾腾空,势甚雄厉;所谓‘珠帘钩不卷,飞练挂遥峰’,俱不足以拟其壮也。”在他所见的瀑布中,“高峻数倍者有之,而从无此阔而大者”。从那时起,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。

黄果树 远处的黄果树瀑布此时已是如百万雄狮在吼叫, 发出轰然巨响,让人听了不由胆战心惊。

黄果树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,河水由北向南,到达黄果树时,河床出现一个大的纵坡裂点形成黄果树瀑布,水流经瀑布后向西绕行一个近似半圆的弧形,弦长500米,向西凸出300米,到达水刮冲以下的螺丝滩头,恢复由北向南的流向

黄果树瀑布合影